新闻详情

芜湖新“添”一条江——青安江

发表时间:2022-11-03 15:32

        9月下旬,安徽省水利厅在芜湖组织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竣工验收会。会上,竣工验收委员会通过查勘工程现场、听取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查阅档案资料,经充分讨论,一致同意青弋江分洪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根据市水务局提供的资料,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总投资28.28亿元,曾跻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最大的单体水利工程之列。据介绍,工程主要包括47.28千米分洪河道,62.88千米堤顶防汛道路,及首尾两座枢纽工程——红庙节制闸枢纽与澛港闸(桥)工程。工程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6月全线贯通,2019年12月底合同工程项目全部完工。


    工程自2016年全线贯通以来,在2016年、2020年流域大洪水中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同时,在2019年、2022年大旱期间通过与已建的澛港闸工程联合调度,发挥了蓄保水效益,提高了青弋江下游圩区防洪抗旱能力,提供了分洪道以下近110万人口和100万亩农田的防洪安全及灌溉保障。


    其实,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所在河段的河道还有一个芜湖市民更为熟悉的名字——青安江。
    时间回到2016年8月,市水务局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所在河段的河道名称。“当时有400多人来稿,命名将近1000多条。后来我们又邀请专家进行综合评审。”市水务局相关负责同志说,当年10月从1000多个命名中,选出入围河道名称5个,这5个名字分别是青安江、中江、惠民河、惠芜河、长青河。
    之后,通过由普通市民参与的投票结果,经市民政部门确认,最终确定了“青安江”这个名字。“1000多个命名中,重名的很多,但只有一位作者命的名叫‘青安江’,这位作者是安徽本省的。”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吴莹回忆。
    可以说,青安江是一条“年轻”的河,更是一条承载着特殊使命的河。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历经几代水利人争取而来的,工程来之不易。工程的实施能显著降低流域下游地区洪水位,提高流域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缩短了防洪战线,对全流域防洪保安以及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流域进一步综合治理创造有利条件。”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具体来说,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是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简称“三江”流域)防洪治理总布局中的重要骨干工程,是芜湖江南片区防洪“生命线”工程。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位于芜湖市境内,起始于湾沚区红杨镇,止于弋江区澛港境内,途经湾沚区、南陵县、弋江区、镜湖区,由工程配套新建的澛港闸汇入长江,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退建、加固堤防65.2千米,堤顶道路68.9千米,新建和改(扩)建沿线泵站、涵闸、斗门、水文站建筑物50座,跨河桥梁3座,节制闸枢纽工程1座。

青弋江分洪道的“前世今生”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于2013年3月12日开工。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克服技术复杂、施工难度、不利天气等各种因素,攻坚克难,奋战工程建设,于2019年12月底完工。该工程是国内首个水利工程“代建制”试点项目,借助“代建制”优势,充分利用代建单位丰富的经验,提前介入工程建设,将工程建设成本与代建单位利益紧紧挂钩,激发代建单位的活力和创新,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效率。


    “简单来说,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就是充分利用原有老河道,通过加固、退建现有堤防、局部新建堤防,以及利用已达标堤防形成完整的堤防体系,采取开挖、疏挖等工程措施以扩大行洪河道断面,将青弋江洪水分流到长江的综合性分洪工程。”芜湖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主任苏玉喜介绍道。
据介绍,青弋江分洪道总体路线为:进口始于上潮河河口,经马元村上潮河,裁弯取直,在华一村汇入上潮河,沿上潮河,经十连圩进入白了滩,裁埭南圩弯段,经南陵渡大桥,在三埠管处汇入漳河,沿漳河下行,在石硊圩处裁弯取直,经连河圩,沿漳河在澛港大桥处汇入长江。
    青安江,实际上与青弋江就是姊妹江的关系。从名称上看,即为一个水系,让人听名称即可联想到两者的关系。
       从字面上理解,“青”字本身有青山绿水的含义,“安”字有“安澜”的含义,体现出青弋江分洪道的功能,既是自然优美的景观河,也是确保芜湖江河安澜的重要泄洪通道。“安”字也与安徽有着对应关系,“安”还与上游的太平湖对应,有太平安澜的寓意。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青弋江分洪道的“前世”是历史上一个名叫“鲁阳五堰”的水利工程。“鲁阳五堰”的位置在从长江溯漳河直抵宣州城附近的水道上。宋明以后由于修圩筑坝与水争田,加之明清以后又联圩并岸,使这条水道逐渐被疏导至该域外围,造成水道曲折淤塞,行洪作用降低,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由于历史久远,“鲁阳五堰”的遗迹早已湮没,但可以明确的是,其水道在历史上是一条泄洪通道。现在的青弋江分洪道,其走向就基本上是遵循当时“鲁阳五堰”的水道,经过多处裁弯取直,提高行洪能力,以解决洪水的威胁。

                                          

保安澜美生态利千秋


    2016年,建成后的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立即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根据当年的新闻报道,2016年汛期,我市遭遇持续暴雨,水位不断上涨,防洪形势严峻。刚刚全线贯通的青弋江分洪道于6月25日开始分洪,上游洪水经红庙节制闸实现自然分流,承担了青弋江上游来水流入芜湖总流量的45%,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后,在2020年长江流域大水中,工程也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确保了流域防洪安全。而在今年汛期,出现的不涝反旱的反常现象,红庙节制闸和澛港闸又起到了控制内河水位,保证农田灌溉的作用。


    作为青弋江分洪道关键性工程,红庙节制闸枢纽是洪水分流入分洪道的渠首工程,澛港闸是分洪道入江的控制性工程。其中澛港闸采取了独具特色的“闸桥合建”方式,即将大桥桥墩置于澛港闸闸墩顶部,实现闸与桥的合二为一,实现对道路、航运、水闸枢纽工程功能最佳整合。
    得益于芜湖在青弋江分洪道建设中,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景观林工程建设,建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水利工程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同时,还依托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对下游圩区实行“联圩并圩”,开挖、疏通排灌水系,建设排涝站,将原来星罗棋布、杂乱无章的水网圩区,改造成为了“遇洪能抗、遇涝能排、遇旱能灌”的高标准农业基地。
    从空中俯视,8车道的S321省道飞跨青弋江分洪道入江口,就在澛港大桥公路桥下,澛港闸藏于其中,从红庙节制闸枢纽分流而来的青弋江水,就从这里源源不断奔腾流入长江。
       青弋江水,就从这里源源不断奔腾流入长江。